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张译尹 周喜美)碧蓝色的沅水穿城而过,微风轻拂、水波荡漾,一弯月牙形的翠绿沙洲点缀其上,涟漪轻拍,水草丰茂,这是独属于湖南泸溪县城的自然风光。
然而,一些村民瞄准了该片河滩地,大肆开垦,打破了这片宁静的景象。
公益诉讼促环境生态改善
今年8月12日,泸溪县检察院在“检护民生——公益诉讼守护河道安全”专项行动中发现,沅江风景名胜区的屈望沙洲区域,有老百姓违法在河滩上开垦种地。
图说:办案检察干警在河滩上实地调查取证 袁甜 摄
经调查,承办检察官发现,该处河滩地规划属于沅江自然风光地,河滩位于水源地保护区下游,归属屈望社区管理,而违规种菜面积约为3亩大小,部分菜地刚翻土,部分菜地种植着玉米、白菜、辣椒等粮食作物。
“针对该处区域违法开垦的问题,前期我们已多次联系镇政府、社区和执法部门,督促其履职尽责,然而该处区域的‘占地’行为依然存在,我们了解到,部分村民甚至“画格子”霸耕圈地,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占用土地种菜。”该案的承办检察官介绍,该处河滩地属于国有土地,居民违法开垦种植的行为,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。
8月15日,泸溪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行政公益诉讼立案,同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,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。
检察建议促工作机制优化
为推动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、协同治理,泸溪县检察院会同县水利部门开展研究讨论,并向县委县政府积极汇报。
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,8月20日,一场针对泸溪县城区河道管理范围整治工作的调度会议,在县委会议室展开。
会议成立了由河长办、检察院、水利局、执法局等多部门联合的整治小组,要求相关部门对菜地进行清理整治,对河道土地依法恢复,对乱垦、乱种、乱挖行等违法行为进行制止,并推动形成以县水利局为主多方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,工作形式,让河道安全保护的各项工作开展从“串联”变“并联,全力保障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生态环境。
8月30日,县水利局、县城管执法局、县武溪镇政府、社区等多家单位集中人力、物力开展联合执法,随着挖机将已开垦的菜地挖除、再进行填土夯实,屈望沙洲恢复了河湖岸线生态功能,变回了原有的“样貌”。
普法宣传促法治观念提升
“大爷,我们违法开垦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。过度开垦土地会造成土质松软,汛期时遇水流冲刷、渗水或雨水侵入时,甚至存在垮滩的风险。”“阿姨你知道吗,我们在滩涂种地,留下的农药残留,会污染沅江水源,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。”9月3日,检察人员联合执法人员,走进社区、走近群众,针对违法开垦行为开展普法宣传。现场,检察人员用通俗易通的语言释法说理,阐述违法开垦行为的危害和河道保护工作的重要性。
图说:检察干警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 袁甜 摄
“我以前就觉得,地放在那里不种浪费了,今天听了检察官的解释,才明白这事这么危险啊,真的再做不得了。”居住在屈望社区的刘阿姨感慨道。
“社会不断发展、变化,居民的思想观念、生活方式的转变却非一日之功,如果仅仅依托行政手段,很难达到生态环境保护长效长治的目的。所以必须开展普法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综合化解矛盾,让大家真正了解为什么不能做、做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。”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,法治观念的提升需要一以贯之,后续泸溪县检察院也会持续开展相关普法工作,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,引导居民们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现如今,再次行至沅水风光带,可以看到河滩土地已恢复原貌,河道岸线旁,《关于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农作物的通知》在喇叭里巡回播放,行人悠闲漫步于河堤之上,晨曦下夕阳里,一副沅水蓝天、两岸翠绿的生态画卷正在娓娓铺开。
责编:李颖
一审:曾金春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